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1日訊(記者 楊秀峰) 12月29日-30日,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創新科技融合發展 勇攀高峰”為主題,旨在匯聚產學研用各界創新資源力量,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開啟新時代廣大科技界、產學研界協同創新、勇攀高峰的新篇章。
第十三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會場
大會表彰了2019年在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工匠精神等方面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并發布了2019年產學研合作十大好案例和中國產學研合作十大好聯盟。
會議指出,企業是國家技術創新的主體,改革創新是企業發展之源,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在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中,一大批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不斷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他們在突破核心關鍵共性技術、建立技術標準、提高品牌質量、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做出了表率,起到了示范作用。
獲評“2019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企業”的寶鷹集團是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國家重大項目的參建者。近年來,通過與多家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共同完成多項創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技術攻關,寶鷹集團實現了建筑裝飾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尤其在機場航站樓、大型會展中心裝飾裝修及智能化應用中形成了獨特競爭力。
由寶鷹集團設計、施工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C型柱
“從武漢天河機場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寶鷹集團積累了許多機場裝飾裝修現代技術應用的實踐經驗。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例,其核心區域中央采光頂、大吊頂、C型柱施工難度極大,高空及異形裝飾必須依賴BIM技術,這也正是寶鷹集團與專業機構共同攻關的專業技術難題。”寶鷹集團華北區域負責人、深圳寶鷹太平洋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賓向記者表示。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規模快速發展,研發與產業化的組織形式正在重構,創新鏈條各環節相互滲透,創新主體不斷地走向跨界融合,創新活動不斷地突破地理與組織的邊界。
如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強調,必須以跨界融合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必須要在“用”上下功夫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必須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推動多元要素的融合創新。
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產、學、研、金”全社會多方參與,共同推進。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要鞏固和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來融通創新、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王建華表示,下一步,產學研界要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階段性目標,促進企業家、科學家、金融家緊密結合,引領和發揮產學研各界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釋放改革開放發展動力。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新聞鏈接: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912/31/t20191231_34024259.shtml